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成因
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成因:其一,堅持中國化方向是對我國宗教發展歷史經驗的總結,其成果已被實踐反復證明并積淀為文化基因。比如,佛教在儒佛道三教會通中,出現以禪宗為代表的高度中國化的佛教,從此中國人對佛教不再有疏離感。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后在明清時期與儒家理學相融合,成為10個民族的主體信仰,其主流教義講中道、和平、寬容。這說明,世界各種文化之間雖然差距很大,但只要堅持中國化方向,外來宗教也能夠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獲得正常發展。其二,堅持中國化方向是我國宗教文明進步的方向!叭仕≈械馈薄岸嘣ê汀笔菛|方智慧的體現,在當代文明中也具有比較高的價值。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,就是走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健康發展之路,使宗教能夠促進社會和諧、有益經濟發展、推動文化繁榮、加強民族團結、維護祖國統一。同時,中國化的宗教又可以向世界提供宗教關系和諧相處的榜樣,廣泛團結國際宗教界朋友,高舉宗教慈愛友善中和大旗,為人類和平與文明對話作出重要貢獻。
------《我國宗教應堅持中國化方向》節選 作者:牟鐘鑒
上一頁: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意義 下一頁: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實踐